砥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谋发展。12月27日上午,凤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花鼓大剧院隆重开幕。来自全县各地、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全县人民重托,共聚一堂,凝聚共识,热议民生,科学谋划凤阳改革发展大计。
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县委书记朱林主持。会议应到代表282人,因事因病请假9人,实到273人,符合法定人数。大会执行主席朱林、王俊卿、贾培洋、孙健、成学斌、常昕、高有才、张朝礼、葛治武、胡夕宝、刘长远、史学军、徐长菊、沈火焰、刘吉昌、姜维安、程洪全、赵宏江、胡宗权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在大会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大会主席团成员,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相关负责同志,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负责人,县经开区、凤宁产业园(硅工业园)负责人,府城镇、临淮关镇及省市驻凤县级以上单位负责人,部队代表,担任过正县实职的老同志。
上午8时15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
在热烈的掌声中,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俊卿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分为本届政府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总结、今后五年目标任务、2022年工作安排四个部分。
报告指出,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持续优化经济结构,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跨过480亿元台阶,排名由2016年全省第34位跃升至第11位,全省进位最快,人均GDP由2016年2.5万元提升至7.6万元,三次产业比由22.1:38:39.9调整为10.2:44.8:45,综合实力实现了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循环经济示范县,安徽县域产业竞争力10强县、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二是强力推进双招双引,产业能级呈现突破性进展。组建六大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专班,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3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45人,在上海临港集团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组织3批46人次挂职锻炼;丁文江院士工作站落户凤阳,市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14家,56家企业与复旦、上海交大等20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千亿硅谷智汇大基地初具规模,硅基产业产值从2016年96.9亿元增加到170亿元。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得到全面性释放。四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发生系统性蝶变。投入超165亿元,实施340个城建项目。完成5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19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认定、1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70个自然村改造提升。五是深入推进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取得根本性好转。六是加快健全保障体系,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性提升。累计投入70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327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投入13.4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0所,获“2016-2018年度安徽省教育强县”称号。投入11亿元,升级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组建“1+9”“1+6”紧密型医共体,县医院执业登记为三级综合医院、县中医院设置二级甲等中医院。
报告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本届政府履职最后一年。一年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担当、真抓实干,通过培育厚植主导产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提升基础功能,稳步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加强生态治理,深入践行为民宗旨,从严从实转变作风等扎实举措,让我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三农基础更加稳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绿色发展持续转型、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十件实事取得新成绩,顺利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增长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亿元,增长2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和14%。
在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中,王俊卿表示,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视察小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四化同步”为发展路径,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打造皖北“一极四区”凤阳样板,高水平建设“一城一地四区”,全面开创新阶段现代化大美凤阳建设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在圆满完成“十四五”“8818”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到2026年实现“9518”目标,即:经济总量达9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0亿元,稳居全省十强县,人均GDP达长三角平均水平的80%以上。重点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聚焦产业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实现新突破;聚焦改革开放,汇聚发展动能实现新突破;聚焦幸福宜居,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新突破;聚焦三农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聚焦生态治理,深化绿色发展实现新突破;聚焦共同富裕,增进群众福祉实现新突破。
报告指出,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党代会工作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锲而不舍、奋勇争先,立足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聚力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坚定不移攻坚项目,聚力打造新兴产业基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聚力增强实体经济后劲;坚定不移提升品质,聚力展现凤阳城市新形象;坚定不移强基三农,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定不移优化生态,聚力促进生态绿色转型;坚定不移普惠民生,聚力提升群众美好生活;坚定不移担当使命,聚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八个坚定不移举措,锲而不舍、奋勇争先,全力冲入全省十强县。
报告强调,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大美凤阳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还布置了代表审查凤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凤阳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并对接下来的会议作了通知。(韩延龙 盛辉 )
大会现场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
县委书记、大会执行主席朱林主持会议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俊卿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与会代表认真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