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凤阳:“四措并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凤阳县不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已累计投入约2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共完成了除县城和黄湾乡之外的1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43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在建的省级中心村11个,将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的54个中心村全部建设成为省级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避免大拆大建和“千村一面”等误区,凤阳县结合实际,围绕四个注重原则有力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注重基础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百姓日常生活起居入手,以百姓生产、生活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着力点,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各乡镇和中心村道路、供排水、改厕、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集中解决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和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化”问题。

注重节约成本。制定出台了《凤阳县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指导意见》、《凤阳县美丽乡村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布展指导意见》,明确了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面积、规格,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室布展内容和要求,避免大广场、大草坪、大拆大建,中心村建设坚持自然生态为主,防止出现过度硬化的现象。

注重就地取材。结合各乡镇村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就近、就地取材,使用乡土材料或房屋征收拆迁及土地增减挂项目中拆迁或村庄内旧有的砖、瓦、石碾、石磨、梨、耙等废旧回收利用器具,用于砌筑五小园栅栏和路边景墙,即节约了成本,又体现了农村乡土特色。

注重乡愁记忆。突出中心村的乡土特色:在绿化栅栏的选择上选用石材、瓦片、砖砌、竹子、木材等乡土材质,不使用塑料材质栅栏;在绿化上注重选用榉树、柿子树、石榴等乡土或果木树种;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及空闲地处理上,以小菜园和小花园为主,避免城市化绿化和过度草皮铺装;在文化挖掘和传承方面,注重凤阳本地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彰显地域文化和个性文化,避免中心村建设千篇一律和城镇化,如徐家湾中心村的农耕文化园及农村题材的文化墙;淮安中心村的鱼煮饭文化,燃灯中心村的明皇故里、花鼓、叉拉机等非遗特色文化。切实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理念贯穿美丽乡村建设中。

通过一系列的扎实举措,凤阳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乡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荣获“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小岗村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休闲村庄等荣誉称号,并被列入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第三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余谦 殷兆松)

上一条: 凤阳法院:走村入户“双提升” 为民架起“...

下一条: 县医保局开展“集中走访帮扶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