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指南

凤阳花鼓灯

发布时间:2011-04-12 15:54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花鼓灯起源并流行于淮河中游一带,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曾受到周恩来总理高度赞誉,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

追溯花鼓灯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宋代,兴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是杰出的汉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是汉民族舞蹈的代表舞种,她不仅拥有潇洒奔放的舞蹈,而且还含有欢快热烈的锣鼓、抒情优美的灯歌和情趣盎然的小戏,因而受到当地人民和广大观众的深深喜爱。花鼓灯至今仍在安徽沿淮中游的蚌埠、淮南、阜阳一带广为流行。

由于淮河地处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得以兼收南北文化之长,其表演既有淮北人刚劲爽朗的性格,又有吴歌楚舞柔媚的风韵,而且断承了宋代"乘肩小女""站肩":扮女子站在另一演员肩上表演)的技艺,也是淮河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淮河儿女率真而又丰富的性格最生动、形象的写照,花鼓灯艺术以热烈似火、豪情奔放的旋律节奏,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表现手法,集歌舞、杂技、武术、戏曲、锣鼓、吹奏表演于一身,在舞蹈形式上属于歌舞相间、技艺性强的舞种。

歌舞者,扮男的叫“鼓架子”,动作粗犷有力,多跟头武技;扮女的叫“拉花”(“兰花”或“腊花”)用手帕、扇子和岔伞起舞,打着花鼓用来兴歌起舞。通常在农村的夜晚,花灯照耀着的广场上演出,歌声和鼓声像海浪一样飘荡,故叫“花鼓灯”。

舞蹈形式有大场和小场:大场就是“鼓架子”引“拉花”出场,接着舞岔伞,最后是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小场多为两三人抢手帕、抢板凳等具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引场并无固定的形式,或歌或舞,或边歌边舞,唱到双方情不自禁时就舞了起来,这种从歌到舞一条线连接的人物心理,层层转化的细致刻画,就是“引场”的过程。此舞的歌、舞相对独立且有联系,一般是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在歌唱中,已孕育了人物的心理动态,在舞蹈中,自然就体现了那已赋有生命的人物形象,使舞蹈更加光彩和富有魅力。

花鼓灯属于技巧性非常强的舞蹈。其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花鼓灯音乐是花鼓灯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花鼓灯锣鼓和花鼓灯灯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花鼓灯》舞蹈艺术的风格,热情奔放,刚劲有力,洒脱大方,诙谐幽默。这是淮河两岸人民纯朴、粗犷、开朗、乐观性格特征的表现。这种性格特征融汇贯穿于花鼓灯的音乐旋律、锣鼓节奏之中,表现在花鼓灯舞蹈的动律、速度、节奏、调度、身段各个方面,具有强烈的地方特征和浓郁乡土气息。

编辑:
返回
上一篇: 凤阳明都君悦商务酒店
下一篇: 凤阳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