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要闻

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凤阳县高标准农田水利网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15-03-25 09:04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凤阳县高标准农田水利网建设侧记

 

日前,在凤阳县栆巷镇,又一段长10公里的高标准水渠完工并投入使用,这预示着又有一部分农田的用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凤阳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缺水易旱,近年来,该县针对这一特点,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取得了把水留住、把水存住,助力农业发展的良好效果。

位于该县东北部的枣巷镇,虽依靠淮河,但是由于以前水利基础设施较差,每到用水关键时节,该镇群众却只能望水兴叹,因争水、抢水、用水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

2012年,随着该县水利兴农工程的大力实施,栆巷镇也利用国家奖补资金、县级配套资金以及自筹资金,实施了农田灌溉水利网全覆盖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近6000万元修建了总长90公里的高标准水泥衬砌渠道,极大地解决了农田供水和用水问题。

“现在心情肯定好了,放水也好放,打水也不愁,原来放水,不耽误都要个把星期,稍微耽误就得十来天。现在打水天把天、最多两三天就能打齐。讲我们村,在我们乡,现在没有一个村不说好的,没有一个人不说好的。政策没话说,又不要社员给钱,都是公家给钱铺得好好的,那肯定好啊!”枣巷镇张王村村民陈中留乐呵呵地叙说着。

枣巷镇镇长唐中柱向笔者介绍:“通过几年来的持续投入,我们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截至目前共新扩建基站8座,架设供电线路13公里,衬砌硬化农田渠道45公里,全镇水利渠道硬化覆盖率达100%,新增旱涝保收农田面积2万多亩,占全镇耕地80%以上。”

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还为枣巷镇引来了金凤凰。去年,一家总投资2500万元的蔬菜种植生产加工企业落户该镇,流转了1200亩土地,进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生产和加工,并带动两个自然村近500户村民种植和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每户年均收入近5万元。

“这几年随着当地政府加大投入,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奠定了我们企业在当地的投资信心。目前,已流转1200亩,今年我们决定再流转1300亩用于发展现代农业,预计今年产值能够达到400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王三喜说道。

截至2014年底,凤阳县现有的1000多公里水利渠道中有近70%为高标准水渠,还有197个用于提水灌水的机站,全县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64.74万亩,并且还在以每年2500亩的速度在增加。张树虎 胡洁/文)



编辑:
返回
上一篇: 县长王俊卿主持召开县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
下一篇: 凤阳电网建设投入1.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