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保证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我县成立县淮河干流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指挥部,在黄湾乡设置前线指挥部,全面负责组织协调、规划编制、项目谋划、督促调度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文件精神,出台了凤阳县淮河干流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综合实施方案、土地征用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移民安置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规范征迁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健全征迁工作程序,实行挂图作战,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排出88项重点建设项目、14项土地征用项目时间节点,明确指挥部办公室、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细化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按期推进。
在安置点建设上,我县坚持高标准规划,在淮委初步设计9个安置点的基础上,结合镇村规划及美好乡村建设等工作,坚持安置先行原则高起点规划,以打造“淮上明珠,滨河小镇”理念、按照移民建镇标准规划黄湾社区安置点,按照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规划丁张、老观和老巨三个安置点,四个安置点规划用地2033.8亩,安置2656户、9410人;谋划了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电信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60个,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建设施项目22个,预计投入资金8.5亿元。
同时,我县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淮干工程预备费、整合涉农资金、吸引金融部门支持等方式,依法、合理、有效使用项目资金,解决安置点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多层次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发放政策宣传册1.2万份,发放致移民一封信2600份;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理事会进行政策宣传,征求群众对安置点规划方案、房屋规划方案的意见,保证安置点规划建设获得认可;为确保土地房屋丈量清点公平公正公开,通过举办会议、培训班,接受警示教育等形式对涉及工程建设的乡镇、县直部门的人员进行政策、制度、纪律培训,特别是对参加入户丈量、审核认证人员进行了5次集中培训。
据悉,淮干蚌浮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最大的单体水利项目,凤阳县境内投资约20.9亿元,该工程是在已实施的河道疏浚和堤防局部退建的基础上,通过退建行洪区堤防、修建进洪闸和退洪闸、新建保庄圩、疏浚河道等工程措施,使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行洪能力扩大到13000立方米每秒;方邱湖、临北段和香浮段行洪区调整为防洪保护区,不再承担分洪削峰任务;花园湖调整为有闸控制的行洪区,提高行洪区启用标准。工程竣工后可以扩大淮河干流行洪通道,将大幅提升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使沿淮百姓不再面临行洪威胁,有力推进凤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凤阳县委宣传部 韩延龙 沈仁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