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成网坦途畅 干支相连道如虹
——凤阳县2015年扎实推进“大交通”民生建设侧记
2015年12月31日,作为安徽省区域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贯凤阳东西的交通大动脉的宁洛高速凤阳支线正式开通,为凤阳县2015年“大交通”民生建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路似彩虹,绽放着一束束和谐的光芒;港如琴弦,演奏着一曲曲发展的乐章。港口繁荣则千帆竞发,道路通畅则百业兴旺。
大手笔——一线畅通东西南北
2015年,凤阳县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抢抓机遇、科学规划,首先着重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作为安徽省区域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洛高速公路凤阳支线,它是横贯凤阳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建成后使凤阳百姓方便快捷进入高速公路网。
该项目起于宁洛高速K154处的江山互通,终至刘府互通,顺接蚌淮高速,沿途经凤阳县大溪河、板桥、府城、刘府等4个乡镇,全长44.963公里,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概算总投资23.8926亿元,共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蚌淮高速公路凤阳延伸段)长15.781公里,路基宽28米,2011年4月开工;二期工程(蚌淮高速至宁洛高速连接线)长29.182公里,路基宽27米,2013年5月开工。2015年底,项目全线正式建成,经省交通运输厅及滁州市政府批复确认,宁洛高速公路凤阳支线编码暂定为“S95”,凤阳县内设服务区1处、管理处1处,设刘府、凤阳和凤阳东3个出入口,本次开通刘府和凤阳东2个出入口,凤阳出入口将于1月底投入使用。
宁洛高速凤阳支线建成通车,凤阳县境内连接线上将新增三个高速出入口(收费站所),自西向东分别是刘府、凤阳、凤阳东,加上以前的官塘、小岗村出入口,境内的高速进出口将增加至5个。
12月31日,宁洛高速凤阳支线开通仪式在凤阳支线凤阳东服务区举行。该项目不仅仅使凤阳百姓方便快捷进入高速公路网,而且改善提升凤阳乃至滁州、蚌埠、淮南等周边交通路网格局,可大幅缩短明光、五河、泗县及江苏宿迁等地前往合肥等地的时间。
府城镇居民李师傅说:“以前去南京、合肥还要跑几十公里才能上高速。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直接上高速通南达北,太方便了!”大路通天,记录着凤阳交通运输点滴变化;丰碑无言,镌刻着“畅通凤阳”大手笔的动人篇章。
实作为——踏平坎坷筑成大道
为更好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出行需要,该县在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快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客货运输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造完善“干支相连、区域成网”交通格局,进一步完善大交通框架,做好境内高速连接线及省道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推进“大交通”民生建设,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筑起富裕坦途。
“没有便利的交通,就谈不上城市的快速发展,谈不上社会的和谐进步。”长路漫漫,大道通天,凤阳交通运输事业还有更多的事要去做!
2015年,该县其他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进展迅速。国道G345凤阳段一级公路改建、省道S307临淮关至门台段路面改善和迎国检S307大修等重点项目,途经刘府、大庙、府城、板桥、大溪河、小溪河、临淮关、县经济开发区等10余个乡镇(园区),全长100.86公里,概算总投资34.45亿元。目前,宁洛高速凤阳支线已通车运营,里程达13.88公里的省道S307临淮关至门台段路面改善项目和迎国检S307大修项目已完工。同时,积极谋划投资约9.743亿元的国道G345凤阳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建设内容为路基、路面、桥梁和涵洞,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
2015年,该县续建、改建、新建道路11条,总里程达180公里,完成投资10.4亿元。
凤阳交通人始终抱有一个信念:用汗水铸造的不仅仅是交通“精品”,更是熔炼着独特的“精神家园”——路桥无言铸历史,交通用心写春秋。
新形象——真心真意服务群众
该县的农村公路及客货运输场站建设扎实推进。
2015年投入2.3亿元开展县乡道路改造,实施凤阳-周圩、凤阳-殷涧、总铺-曹店、蚌淮高速凤阳出口S310连接线工程、刘府-蚌埠、池河-红梅岭、武店至官塘、村级道路网络化连通工程,建设里程达122公里。同时,投入384万元实施8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目前已完成6座危桥均改造任务;位于凤阳新城区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的凤阳客运西站,主体及幕墙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车站广场和停车场建设。
眼下,凤阳农村公路深度联网、通达四方,城乡交通一体化、区域交通一体化逐步形成。
凤阳交通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大路网。“车到家门口,货带店里来,方便又省钱。”客车路过家门口,刘府镇刘府街道居民李大婶可高兴了。
该县还依托淮河水运资源,加快“凤阳港”这一对外开放大通关大平台大通道建设,港口建设进展顺利,凤阳港一期三期建成开港运营,漂洋过海,走向深蓝,“千里淮河第一港”扬帆起航,港口的大运量、大集聚、大物流效应逐步显现。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农村群众因地制宜兴办特色农业,建立生产基地、发展乡村旅游,沿路经济如雨后春笋般顺“路”而生,激活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一路阳光一路笑,一路坦途一路歌。今日鼓乡,仿佛神笔在握,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交通运输画卷;今日凤阳,犹如快马加鞭,城市足迹见证决策者和交通运输人的身影。使命在召唤,梦想在延伸。第十三个五年已经到来,凤阳翻开了新的一页,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蓝图正在徐徐展开。(韩延龙 马顺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