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殷涧镇的野生藤茶进入了繁忙的采摘季,村民们穿梭于郁郁葱葱的山林间,指尖轻捻,迅速取下最鲜嫩的芽尖装于袋中。不久之后,这些带着晨露的芽尖,将在制茶师傅的手中历经杀青、揉捻、发酵、烘焙等工序,最终蜕变为散发着独特清香的“凤阳藤茶”,走向千家万户的茶。
殷涧镇韭山一带,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源洁净,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是“凤阳藤茶”的主要产地。过去,“凤阳藤茶”的加工主要以手工为主,且野生藤茶生长分散,采收不便,产出量较小。
近年来,为促进藤茶产业的发展,殷涧镇引导、鼓励一些生产加工大户利用野生小苗进行人工栽培,并引进新型加工设备进行机械加工,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最大程度保留了藤茶的营养成分和独特风味,使茶叶的品质更加稳定,口感更加醇厚。
殷涧镇宋集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王维便是其中的大户之一。王维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种植藤茶,为了保证“野茶家种”的品质与产量,王维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经过专家团队的反复优化,最终试验出最好的移栽、嫁接方式以及合适的种植密度。而为了得到最佳的茶叶加工方法,王维先后去了黄山、舒城、桐城等茶艺领先地区进行学习,经过上百次试验,才确定了杀青温度、时间把控、洒水量调解等关键要点。有了种植技术和制茶工艺,王维就开始谋划品牌化发展。从品种鉴定、营养成份分析、动物实验,到品牌名称敲定、包装设计,再到市场推广,王维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今年,王维所种植的20亩藤茶预计产量在200斤,预计收益可达到20万。
“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植藤茶,通过村委会帮助流转土地,今年我们村的藤茶种植面积已突破50亩,大户们纷纷都走上了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藤茶的收益高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宋集村党总支书记陆岩岩自豪地说道。
从野生藤蔓到规模化种植,从传统手作到科技赋能,殷涧镇的藤茶产业正沿着“科研+农户+品牌”的现代化路径稳步前行。藤茶不再是藏于深山的野趣,而是成为叩开致富门的“金叶子”,带领村民们在致富路上阔步向前,书写下殷涧镇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