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凤阳县美术协会组织30多位会员到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了“丹青盛世 国色中都”写生采风活动,通过“以花为介、以画传史”的方式,推动凤阳大明文化与牡丹文化深度融合。
四月的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春光明媚,空气清新,4.6万株牡丹与芍药争相怒放,红、白、粉、紫等各色花朵层层叠叠,与600余年的明中都古城墙相映生辉。活动当日,县美协会员们分赴牡丹园、芍药园、古城遗址三大写生区,以牡丹、芍药、古城为媒,用素描、线描、水粉、油画、写意等多元艺术形式,绘就了一场自然与历史交融的艺术盛宴。
在牡丹园区,油画与水粉画家聚焦大面积色块碰撞,以厚重笔触勾勒红白牡丹交织的绚烂图景;在芍药园区,线描爱好者执炭笔细摹芍药花瓣的柔美曲线,通过疏密线条对比凸显草本花卉的轻盈姿态;在遗址区,水墨画家以写意手法挥毫,将牡丹与半掩于土的石雕构件共绘于宣纸,诠释“花开废墟上,荣枯俱成诗”的意境。
活动现场,县美协黄宝昌老师现场示范水粉绘画技法,从水色晕染的色彩过渡到素描光影的虚实处理,为参与者提供了创作灵感。“牡丹不仅‘国色天香’,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在明中都皇故城遗址旁画牡丹,笔尖流淌的是盛世与变迁的双重叙事。”黄宝昌说。(王福东 马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