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瓜蒌夏季田间管护的的关键时期,走进殷涧镇殷北村瓜蒌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水泥柱上瓜蒌藤蔓缠绕,刚结出的青翠小瓜蒌像一盏盏灯笼高高挂起,基地负责人戚如山正在忙着为瓜蒌枝条打岔。
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殷北村村民戚如山了解到瓜蒌是一种“懒人”植物,种植瓜蒌省时,省力,经济效益又高。因此,戚如山对瓜蒌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掌握瓜蒌种植技术,他通过网络学习技术的同时,还多次到附近乡镇瓜蒌种植基地进行学习考察。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2021年,戚如山以每亩450元的价格流转了殷北村村民40亩闲置土地,开始走上了瓜蒌种植之路。瓜蒌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高,瓜蒌皮、瓜蒌籽、瓜蒌根都可以入药。瓜蒌根可制作天花粉,是用量较大的常规药材;瓜蒌籽营养丰富,是炒货中的佳品,被誉为“瓜籽之王”。
据了解,殷涧镇殷北村地处凤阳县南部山区,自然生态条件良好,该瓜蒌种植基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种出的瓜蒌瓜皮薄,籽粒大,口感香,品质较高。
戚如山种植瓜蒌的第一年就收获了8000多斤瓜蒌籽,收购商们以每斤24元左右价格分批收购了瓜蒌籽,2021年瓜蒌籽总销售额达20万元。同时,戚如山将瓜蒌皮晒干后,卖给了来自安徽亳州的药材商,又带来了4万余元的收益。“瓜蒌籽和瓜蒌皮目前在市场上都是供不应求,完全不愁卖,我第一年尝试种植就有了不错的受益,明年我准备再流转50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戚如山信心十足地说道。
瓜蒌种植从前期的栽苗、除草、施肥、管护到后期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该种植基地吸纳了当地20多位村民务工,实现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我利用农闲时间在村里瓜蒌基地干活,工作一天能挣80块钱,一年下来能给我带来万把块钱的稳定收入。”正在瓜蒌基地忙活的村民唐德妹说道。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柱。近年来,殷涧镇殷北村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本地实际,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增强群众“造血”和自我发展能力,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致富。(朱蔡银 白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