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阳县大庙镇,有这样一个三口之家,一家人一直以来相亲相爱,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这就是杨守喜一家。杨守喜,19 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凤阳县总铺镇党委统战委员,妻子曹文华,2002年下岗后办起了养鸡场,女儿也一起帮忙打理鸡场事务,一家人把日子过得和谐美满。
爱岗敬业 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杨守喜,工作一直尽职尽责,尤其在2020年疫情突袭的时候,更凸显了一名党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疫情防控期间,杨守喜不仅每天都和镇村干部、志愿者们一起坚守在交通卡点,对过往人员和车辆严格执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防疫消杀等操作。在群众基本生活资料出现短缺时,他还积极谋划,创新性地向镇党委、政府建议推行“两统一、一分散”保供措施,在全镇范围内选定7家大中型超市作为居民采购点,确保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在防控期间,他患上了痛风病,连走路都非常吃力,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一直默默付出着、坚守着。身为镇分管工业的领导他严格按照企业申请、镇审核的程序有序合理引导了全镇境内20家企业复工复产后,还拖着疼痛难忍的双脚实地指导企业做好职工进出登记、每日消毒等卫生防疫工作。
热心公益 力所能及帮助身边邻里
曹文华下岗后创办了凤阳县华喜科技养殖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业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但她不忘奉献社会、承担起个人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曾经经历过下岗的她深刻理解失业人员的难处,她便尽自己之力带动身边邻里一起致富。
一方面,她积极带领有意愿的邻里发展养殖业,免费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和家禽防疫知识。另一方面,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她积极响应脱贫政策,主动联系村内贫困户,吸纳贫困户到自己的养殖场务工,共计为5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每月户均增收近2000元,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张某某就是其中典型的一户,丈夫身体不好,无法外出务工,3个孩子也正在上学,家庭重担便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了解到她们家情况后,曹文华第一时间赶到她家,主动提出让她到自己养殖场上班,在保证经济收入来源的同时也能够照顾家里。考虑到她的家庭情况,老曹也不限定她的上班时间,有空随时来,家里有事也随时可以回去。张某某总说:“老曹一家心地是真的善良,让我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耽误。”
在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医疗资源极度短缺时,邻居们大部分处于“一罩难求”的状态,杨守喜还和妻子经过多方协调购买到一千个口罩,在供自家人使用的同时,全部免费发放给周围邻居,保证他们疫情期间的安全。
言传身教,营造善良淳朴好家风
女儿杨娜在父母的影响下,也成长为一名热心的女青年,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总是伸出援手。同村的一位独居老人杨锦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腰腿常年疼痛,生活很难自理,杨娜经常做好饭送去,还帮忙烧水、打扫卫生,让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2020年疫情期间,她也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当得知政府已开通捐赠“绿色通道”时,杨娜抓紧联系采购了方便面、八宝粥等,又从自家养殖场搬运了50箱富硒鸡蛋,把总价值7000多元的物品捐赠到大庙镇政府,保障防控人员的饮食。
杨守喜一家,这样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家风优良,人人勤劳热心,默默奉献。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是普普通通的相亲相爱;没有过多的鲜花和掌声,有的是邻里最真诚的感激;没有什么不平凡的光鲜夺目,有的却是平凡家庭中不平凡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