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全国人大代表吴劲:加快打造长三角 吸引人才的集聚地
阅读链接:https://epa.comnews.cn/padphone/content/202503/06/content_21217.html
“近年来,滁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保持稳中奋进的良好势头。这与我们大力招才引智、强化人才支撑、厚植创新动能密不可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委书记吴劲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说。
近三年,安徽省滁州市共引进院士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近1600名、大学生9万多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90万,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2024年首次入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强”。
“必须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育,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吴劲举例介绍说,凤阳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石英砂资源从一粒“砂”到一片玻璃再到一块光伏板,逐渐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2024年集群营业收入345亿元。
在此过程中,凤阳县把人才引育作为关键支撑,通过设立首席专家、聘请技术顾问、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灵活引进硅基产业国家级领军人才7名、高层次人才47名;通过开设“定制班”“冠名班”帮助39家企业精准培养急需技能人才4000余名。龙头企业凤阳南玻新能源成立30多人的攻关团队,攻克玻璃表面涂层等应用型技术难题,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1800万元。
“我们将认真贯彻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人才兴皖’工程部署,纵深推进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持续优化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滁州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快打造长三角吸引人才的集聚地。”吴劲表示,今年,滁州市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练就“识才的慧眼”,推动人才机制更加健全;二是创新“聚才的良方”,推动产才融合更加深入;三是拓宽“用才的路径”,推动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四是释放“爱才的诚意”,推动服务保障更加优化。
“我们将突出用人主体地位,把人才计划推荐权交给用人主体,对重点人才集聚企业采用项目配额制;积极参与省江淮英才计划,常态化开展‘人才滁州行’‘千企百校行’等活动。”吴劲举例介绍,紧扣“8+3”新兴产业链发展,靶向集聚产业急需高精尖缺人才;深化“校企双聘”,持续遴选一批高校专家教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从重点产业龙头企业遴选一批高层次人才担任在滁高校“产业教授”;持续深化人才政策“四即四享”改革,完善“一卡一网一窗口”服务体系;积极接入DeepSeek大模型等新技术,深度赋能滁州数字人才平台,打造数智化人才服务新生态。(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