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文苑

在春日里读唐诗

发布时间:2023-03-21 09:27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在春日里读唐诗

成祖耀

春风十里,柳丝如烟,梨花似雪,桃花红艳。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只为我来,只为大家一起来,为啥来?踏青,赏花,读唐诗。

春意盎然,诗兴大发,冲着对春的爱恋,一场诵读唐诗的活动拉开帷幕。在校园,在田野,在河边,在山林。爱春天,爱唐诗,这种春的情结,这种唐诗的情结,何必遮遮掩掩,放开来,大声朗读出来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每一个春日里,这样的诗句总会被我一次又一次大声朗读出来,读着读着,就读回到童年。想起了在那茅草屋的教室里,老先生摇头晃脑地教我们朗读唐诗的场景,一边领读一边敲着黑板,故意拖长声音,似乎在唱诗一般。春天里,读唐诗成了必修课,直读到背诵为止,背不掉,肯定要挨老先生的戒尺体罚的,罚站是常事。那时读诗,只求字对句顺,不求诗意和体会诗的时代背景。

那时乡里孩子读唐诗算是古老传统的游戏,诗的味道常常散发在牛房里,随着牛粪一起发酵传播。唐诗沉淀在记忆深处,清晰的,模糊的,深刻的,在小小少年的心底都藏着唐朝的故事,诸如李白、贺知章、贾岛……诗人们在春天里作诗,把季节的鲜活写进诗里,那些动人心弦的诗句,越读越有味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读这样的寄情相思的诗,我当时全然不懂诗的内涵,片面理解写红豆赞红豆的诗歌。后来,慢慢长大,每个春日再读唐诗,有的是重复读了好多年的那首,张口就来,原先老先生教的摇头晃脑的姿态被后来的老师纠正了,抑扬顿挫读出诗味来,有条件的学校,还配起音乐,配乐朗读唐诗,既渲染了气氛又深化表达了意境。

在春日里读唐诗,不知读了多少年,从年少读到年青,从年青读到中年。在唐诗中,以春为题,或者咏春感怀的,或者寄情明月相思的,或者思念家乡故人的。从虫芥之微而知寒暖之候,感怀诗人春情勃发。春日的乡村,虫声叽叽,百鸟欢唱。一抹春光下,一群爱诗的学生,还有三五成群的文学爱好者,走来了,走向山野,走向“哗哗”的水边。有心人,怀揣一颗诗心,饱含对乡村生活的脉脉深情,站在梨树下,站在高坡上。随口吟诵“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怀有一颗春天的诗心,不同的光景,读不同的唐诗,就有不同的感受。心不受拘束,来面对美好的春天,赋予我们美好的希冀。如同我们曾经的少年岁月,重返在大唐春光诗句里,静美的,神圣的,柔情的,怀古的。纷纷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些楚楚动人的花仙子,飘然而来,悠然而去。只要信手拈来,便可以吟上几句。

我对春的情感一直有种执着的爱恋,从小就有了这样的情结。每个春日,我怀揣唐诗,读春燕,读花草,读山水,读田野。把浪漫的春情表达出来,让愉悦的心情放开。

读唐诗,不仅有我,还有我的那些爱唐诗的学生们,从春日读起,直到芳菲殆尽还是余兴未了。(滁州日报)

编辑:
返回
上一篇: 打卡“网红闸”
下一篇: 凤阳工小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