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马鞍山市花山区景城社区淘管家好人工作室专为学生群体策划了《听好人讲故事,让“善意”在青春里扎根》系列宣教活动,通过故事分享、互动体验、实践模拟等形式,让20余名大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善”的力量,种下向上向善的种子。
网络中常常看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破破烂烂,但总是有人缝缝补补。“破破烂烂”的说法,无疑有些片面,而“缝缝补补”的行为,确实让我们眼中一热,心头一暖。“缝缝补补”的热心者,大有人在,其中,我们身边的“好人”,更是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着好人精神,彰显着好人精神的意义与价值。
只是,我们也必须关注到,或许是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一因素的影响下,许多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不仅格外在意负面的事件,更是无限夸大,于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论调,也就不时沉渣泛起。这对于广大青年,尤其是中小学生而言,其危害也就更为严重。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中坚,是社会的未来。他们是什么模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社会的发展状况。他们“善”意满怀,整个社会必将温情融融。如何让他们“善”意满怀,由身边的“好人”亲口讲述“好人故事”,无疑是富有现实意义的举措。
由身边的好人讲述“好人故事”,主打“真”的底色。“善”必须建立在“真”的基础之上,而身边好人,无论是其人物形象,还是他们的感人故事,都是人们闻耳所闻,亲眼所见。再由他们亲口说出来,那些善意,更会因为真实而入脑入心。当“好人精神”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年轻群体,特别是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田之中,我们收获的自然是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由身边好人讲述“好人故事”,更是让受众清晰地认识到,好人不仅就在自己身边,而且是可学能学。身边的好人中,有危险之处显身手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而更多的则是“和风细雨”式的平凡形象。透过他们的故事,广大青少年在深受感动时也会恍然大悟,原来,践行“好人精神”并非难于上青天,我们的举手之劳,也就能够诠释并弘扬“好人精神”。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一举一动之间践行“好人精神”,涓涓细流,也就能够澎湃激荡起崇德向善的波澜壮阔。
“好人精神”需要践行,也需要宣扬。就“好人”自身而言,“做好事,不留名”确实是一种美德,而就社会而言,我们则必须旗帜鲜明地宣扬。这是对“好人精神”的肯定,更是我们开展教育的必须举措。眼下正是暑假,各地应立足自身条件,针对广大青少年,组织开展各类宣扬好人精神的活动,在丰富假期生活的同时,引导广大青少年见贤思齐,让“好人精神”永远流传,让好人好事源源不断。(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