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医保局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方便了群众就医。
完善政策保障,落实优惠措施。县医保局会同县卫健委积极推进落实双向转诊“三免一抵”优惠政策,即经县内乡镇卫生院逐级转诊到医共体牵头医院就医的参保群众,凭转诊单可免费挂号,开通绿色通道。此外,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转诊到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治疗的患者,下级医疗机构医保报销起付线可抵扣上级医疗机构起付线额度;由牵头医院转入基层医疗机构继续康复住院治疗的患者,不再计算医保报销起付线。这些优惠政策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提高了患者参与双向转诊的积极性。
加强医联体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作为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医院,积极与上级医院合作。建立凤阳县外请专家手术(会诊)资金池,对四级手术外请专家,最高每例补贴6000元。资源来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医保DRG扶持病组资金补贴(50%);二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结余资金;三是不足部分由医改相关资金兜底。同时与辖区乡镇卫生院签约,构建了“1+10”的医疗合作模式。通过专家派驻、临床带教、远程协同、双向转诊等方式,安排医师长期驻点帮扶和坐诊带教,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例如,板桥镇中心卫生院每周都有县医院的门诊专家驻点帮扶坐诊,为周边患者提供了极大的就诊便利。此外,凤阳县还推进医疗次中心建设,如武店镇中心卫生院、板桥镇中心卫生院等,进一步优化了县域医疗资源布局。
优化转诊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建立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转诊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患者在转诊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可通过平台直接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介绍、检查检验结果等发送至上级医院,上级医院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同时,凤阳县还制定了合理、便捷、畅通的双向转诊细则和流程,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转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强化宣传引导,提升政策知晓度。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双向转诊的流程、优惠政策和重要意义。同时,结合健康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合理选择医疗机构,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
加强部门协同,优化慢病管理。县医保局会同县卫健委共同组建慢性病规范化改革试点专班,设立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完善药品需求和短缺登记制度。针对重点人群、慢病人群、监测人群,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风险评估、用药指导等服务。通过双向转诊机制,将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形成了以村级为主、乡镇管理、县级统筹的三级慢性病综合服务网络。(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