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涧镇宋集村,有一家深耕药材产业二十余年的“老招牌”——华阳药材种植合作社。二十余载春秋里,它从默默无闻的乡村小作坊,成长为辐射三地、联结产销、带动民富的特色产业标杆,让“草根树皮”变为“真金白银”,让“天然氧吧”里的药材香飘成了周边村民的“致富香”。
“殷涧的好生态,就是我们最大的本钱。”合作社负责人宋奖章一语道破关键。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合作社每年从殷涧本地及明光、定远等周边地区,收购仙鹤草、益母草、鬼箭羽、佩兰、葛根、蜈蚣等三十余种药材,其中既有山上长的,也有村民自己田里种的,年收购量达400吨,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净利润稳定在50万元。
二十余年的坚守,为合作社铸就了坚实的口碑,也转化成了稳定的市场渠道。目前,合作社已与江苏3家、浙江4家饮片厂建立了长期固定合作关系,客源稳定、销路不愁,形成了“采收—加工—销售”的闭环产业链。这种跨省协作模式,不仅让合作社的药材“不愁卖”,更让价格“有保障”。凭借稳定的品质和长期合作的信任,合作社的药材收购价始终保持合理区间,既保障了自身利润,也让提供药材的农户吃下“定心丸”,实现了产地与市场的双赢。
产业的稳步发展,如同一块坚实的“定心石”,为当地村民托举起一份“稳稳的幸福”。合作社常年吸纳宋集村及周边约10名村民就近就业,日均100元、月均2000元的收入,虽不算“高薪”,却贵在长久安稳,让“家门口就业”从愿望成为现实。
在宋奖章的带动下,殷涧镇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药材种植之路,殷北村村民王维就是其中之一。受合作社的启发,王维种植了50亩艾草,由于艾草“种1年收5年”的特性,大大降低了田间管理成本,加上每斤0.9元的稳定售价,收益也较为可观。同时,王维还采用林下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效益。
从收购村民药材,到带动村民自主种植,华阳药材种植合作社正用实际行动,联结生态、产业与民生,勾勒出“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共富图景。
如今,殷涧镇的药材产业如同一片生机勃勃的藤蔓,其根系深植于绿色的沃土,其枝叶通过合作社这座桥梁,紧密联结着千家万户与广阔市场。这条愈走愈宽的产业之路,不仅让殷涧的药材香飘更远,更让乡亲们的致富梦,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