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牢记嘱托闯新路 —我市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综述

发布时间:2022-04-24 09:06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4月的小岗,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小岗村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二期标准化厂房破土动工、当年农家扩展项目和小韩庄特色民宿项目顺利推进、安徽农垦高标准农田小麦长势喜人……走进小岗村,感受到的是改革创新、蓬勃发展的时代脉动。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6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抓小岗促全市,奋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阔步走在改革创新前沿,滁州先后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改革试验区3项整市试点,天长获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定远获评全国第一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全椒大季村列入全国首批村民自治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人地挂钩”、农村股改等一批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大包干”带头人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激发土地新活力

350元、520元、580元、600元、620元……今年1月26日,小岗村喜迎第五年分红。至此,这个村累计分红超过1000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小岗村因改革成名,也因改革而发展。近年来,小岗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每位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股东的分红金额不断增加。“一说到我们村又要分红,附近村民都羡慕得很。”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关友江高兴地说,“从第一次的350元到今天的620元,分红逐年提升,也是我们全村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数据显示,2021年,小岗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00元,较2016年增幅达88.6%、79.4%。

“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6年来,小岗村不断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巩固了所有权,稳定了承包权,搞活了经营权,土地流转率7成以上,激活了农业生产要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效果凸显,“小岗村的改革实践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土地确权颁证的‘红本本’,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分红利’,印证了大改革大发展,小改革小发展,不改革难发展。”

近年来,为了让农村沉睡的资源资产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我市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2021年当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33个、占比22.8%。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6项试验任务实施方案,目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加快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市县两级累计出台相关制度106项,初步形成全流程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体系。全市房地一体已颁证38.5万宗、占应颁尽颁数99.68%;认定宅基地资格权84万户。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2561宗。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5090宗。全椒、明光、凤阳开展农村集体建设土地入市15宗、360.37亩,交易额3481.44万元。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增强发展新动能

春雨过后,草木盛发。4月16日,记者在安徽农垦小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4300亩高标准农田,随着微风吹拂,“麦浪”一层接一层,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高标准示范农田。他沿着田埂走进绿油油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当时小麦正在抽穗灌浆。我介绍说长势非常好,亩产能到400公斤以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高兴……”回忆起6年前的这一幕,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依然历历在目。殷殷嘱托,声声入耳;绵绵厚望,念念于心。聆听总书记嘱托的程夕兵办起了农机大院、育秧工厂,购买了植保机、烘干机、拖拉机等各种机械设备,打造种养加工产业链,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同时,为村民提供社会化服务,成了远近闻名的现代农民。“今年我种了600多亩小麦,长势非常好,一亩地平均收入四五百元。”程夕兵激动地说,“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多种粮,种好粮!”

“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国家科技部批准挂牌,设立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小岗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完善,总投资10亿元的小岗盼盼食品项目和总投资1.8亿元的蒸谷米项目先后正式投产。”李锦柱兴致勃勃告诉记者,小岗村先后完成1.3万亩高标准农田治理、马家坝水库清淤扩容、“引水上岗”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本实现“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和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正在实施的“引淮润岗”项目,建成后实现南北双向两条水源供水,将彻底解决困扰小岗村发展的用水难问题。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活水灌溉。小岗村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发放“兴农贷”400万元。与安徽农业担保公司合作,为5户新型经营主体办理“劝耕贷”贷款85万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改革新路径,小殷村民组43户村民,以584.81亩土地经营权入股民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户可以获得“三金一补”收益,有效破解“谁来种田、如何种田”难题。携手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全国首个村级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在小岗村设立,首期募资10亿元。

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6项试验任务实施方案并扎实推进,重点选择6个经济发达镇开展整合优化乡镇农业农村服务机构职能试点,主要整合农经管理、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等机构职责和力量。大力推进两强一增行动,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32万千瓦、居全省第3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3.4%、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全市8个县(市、区)有7个获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正在整市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培育农事托管服务组织3100多家、“菜单式”服务小农户48.2万户,农户年经营性收入超出一般农户30%以上。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划定57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1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去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245.45万亩、总产达94.08亿斤,同比分别增长0.4%、1%,产量连续两年稳居全省第3位,连续18年丰。

做强乡村特色产业 塑造农业新优势

“当年农家”拓展项目推出包括上世纪七十年代小岗村20多户农民生产生活场景、茅草房精品民宿、农趣体验园、农业大地景观等四大功能区,现已成为小岗村新晋网红打卡点;新开发的小岗村小韩庄特色文化民宿,还原人民公社时代的青春记忆场景,今年内投入试运营;打造小岗乡村小舞台,邀请非遗传承人表演原汁原味的“凤阳花鼓”,留住乡愁记忆。

“依托小岗的红色品牌,旅游业已经成为小岗村三产融合的重要抓手。”小岗旅投公司负责人杨永强告诉记者,目前,小岗村已经形成红色文化体验区、乡村休闲度假区、乡村游乐区的旅游闭环,既主打民宿,又有综合配套,体现的农耕文明和历史文化,小岗村的旅游运营更加有内容、有收入、有效益、有发展。

“创建了全国唯一以村命名的国家级科技园区,推动一产做优;成立小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推行‘管委会+公司’发展模式,用小岗品牌和市场手段推动村园一体发展,致力于二产做强;立足品牌优势和独特资源禀赋,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成立小岗旅游投资公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研学拓展等,由‘输血式’管理向‘造血式’发展转变,推动三产做旺。”李锦柱告诉记者,近年来,小岗村始终因地制宜,扭住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牛鼻子”,用产业发展带动全面进步,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核心、旅游、培训教育、农村电商并驾齐驱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2021年村、园生产总值达12.1亿元,为未来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小岗旅游的发展是我市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壮大新兴业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我市坚持产业富农,聚焦绿色食品产业链,强化“双招双引”,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形成以滁州经开区食品产业园等为区域中心的食品类加工集群。2021年全市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7家、总数达278家;龙头企业246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59家、国家级18家(本土5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去年,天长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坚持特色兴农,全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突破百万亩、居全省第2位;滁菊、艾草、芡实等道地药材面积达27万亩;实施“158”行动,打造20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天长芡实、定远猪2个“一县一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0亿元。坚持融合带农,聚力打造“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促进乡村振兴” 典范,加强美丽乡村、农业产业、高标田建设、农村改革等项目在风景道及其辐射区的布局和落地,促进农业“接二连三”,今年一月底全市乡村休闲旅游营业收入超4.1亿元、同比增长18%。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我市将坚定必胜信心、汇聚磅礴力量,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把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滁州日报)

编辑:
返回
上一篇: 县经信局观看改革开放史专题片《小岗纪事2》
下一篇: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释放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