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大讲堂

钟离城遗址

发布时间:2019-09-06 11:00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地理位置: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板桥镇古城村,北距淮河约2公里,南距京浦铁路0.5公里,西距濠河约3公里。

历史沿革: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之前,风阳钟离城附近就有人类生存,并在城的南面留下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后来,山东曲阜附近的赢姓钟离(一作终黎)氏族,南迁于此定居,逐步演进成为一个国家。春秋时以姓为国封为钟离子国。据《左传》载:昭公四年(前538年)冬,“楚箴尹宜咎城钟离以备吴。”此即凤阳钟离城有稽可考之始。从鲁成公七年(前584年)起,钟离成为吴邑时间长达47年。由于钟离是重要军事阵地,吴楚此争彼夺,先为吴占领,又为楚夺回,复为吴所灭。从此,钟离长期为吴邑。直到鲁哀公二十二年(前473年),越灭吴,钟离又属于越。越人灭吴后,江北吴地尽属越。周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楚灭杞。自此,钟离再次入楚,并一直持续到战国末年。秦灭六国后,郡县天下,于钟离城置钟离县治。西汉因之,东汉为钟离候国。三国时废,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立钟离县:东晋安帝于县置钟离郡,又改县曰燕县。刘宋兼置徐州,萧齐因之。梁朝武帝曾命修钟离城。东魏为楚州治,北齐复曰钟离县。隋初为濠州治,后仍为钟离郡治。唐高祖武德初,改郡为州,复曰濠州,钟离县治移至钟离城西濠州城。此后,钟离城虽不再为州、郡县治,但钟离县名一直沿用到元代。

价值体现:凤阳钟离城,自春秋早期建成后,历代屡坏屡修。直到唐初,州、县治移至濠州城,钟离城才荒废,后逐渐沦为庄田。现今,城址基本保存原来城垣的轮廓。从考古勘察的资料看,该城平面基本上为正方形,东西长360米,南北偏长380米。多数城垣残高3米多,四角城垣高达5米。城垣基宽18米,顶端残宽6米。在城垣四边的中心,匀称分布四道宽5米的城门。城垣系用黄土夯成,每层夯土厚约30厘米。在城垣外面,四周皆有人工开挖的20多米宽的护城河,有的河道已淤塞为平地。从钟离城所具有的护城河、城垣、城门及附属设施等特点看,它具有春秋时期城市的相同特征。城址内现有东城、西城两村,村周围均为旱田,四周城垣也辟为耕地。城内南部地表遗物较多,有板瓦、灰绳纹筒瓦、云纹瓦当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文物部门征集到战国的青铜剑、铜簇、蚁鼻钱,西汉的青铜矛、铜镜、汉陶制“钟离丞印”及陶器残件等。城址外,南端有处约30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文化遗址,距离城东北6.8公里有处商周文化遗址。这些珍贵文物的出土和标本的采集,为考证凤阳钟离城的位置、地位与始末等提供了依据,也为研究钟离和淮河流域历史文物提供了弥足宝贵的实物资料。


文物规模:现城垣东西长360米,南北380米,残高3至5米,四面有对称的四道城门,现皆为5米左右豁口。

保护级别:1981年,钟离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张树虎
返回
上一篇: 凤阳凤画欣赏
下一篇: 玉蟹泉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