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凤阳在行动

我看不清你的脸,但我们都是共产党员 ——板桥镇党员战“疫”侧记

发布时间:2020-02-07 10:16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一场疫情,一次逆行;一次坚守,一生奉献。 

春节,本应万家团圆,但在凤阳县板桥镇有这样一群人,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们把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默默藏在心底,主动扛起责任、担起使命,冲锋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线。 

他们,来自农村、医院、机关等;他们,治疗病患、消毒体检、宣传防疫、坚守卡点、安检巡逻,毫不畏惧、义无反顾;他们,默默奉献、不知疲倦,只为全镇人民群众的“岁月静好”。

他们,戴着一层口罩,看不清脸,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一纸《致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发出,一个个电话、一条条信息让全镇党组织书记应接不暇。“村里需要我做什么”“我党组织关系在学校,但我想为家乡添份力”......截至2月5日,全镇共有400多名党员志愿者忙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共同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老少党员齐上阵,村口当上“铁包公”

凉风习习,一位身穿红马夹的老人立在岗子社区街头,身板硬朗,满脸威严,上前一打听,老人已经80岁,名叫李登付。大年初三,老人得知村口要设卡,第一时间就跑到村里报名做志愿者。在顺利说服子女和村干部后,老党员李登付就穿上红马甲,佩戴红袖标,每天坚守在路口设卡处,做起了纪律严明的“铁包公”。“我们岗子街道四通八达,农贸市场、老街、超市、小吃摊、安置小区,管制实在困难,有这样的老同志加入我们的队伍,我就像吃了一粒定心丸,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仗。”岗子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克松感叹道。

“杨书记,最近疫情比较严重,村里面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做的,随时随地,请您吩咐。”这是晏公新村23岁年轻党员宋梦梦发给村书记的微信。在今年1月的预备党员转正大会上,他承诺,在今后,村里只要需要他,他就一定会响应。因流动党员很少参与村里组织生活的现状,会上很多老党员都认为他这是“大话”。但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他率先发声,第一时间上岗,每日在过往车辆最多的卡点上值勤,不摊自己班时,就跟着志愿者奔波在村间庭院,劝说村民关门闭户。

李登付和宋梦梦两位党员只是板桥镇众多党员的缩影。争做战“疫”急先锋,非常时期显担当,近日来,板桥镇的党员把抗击疫情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积极响应,凸显本色,带动更多群众织密筑牢联防联控坚实防线。

这次,换90后守护你们吧

“张书记,到哪去?”“泡面吃多了有点上火,去超市买点水果。”说话的是板桥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斌。他是一位90后领导干部,也是一个2岁3个月和一个7个月大孩子的父亲,爱人在小溪河政府工作,大年初二他便返回工作岗位到自己联系的中心村安排布置防疫工作,宣传、排查、管制,张斌思维严密,合理分工、有序推进,在其他村还有些摸不着头脑时,中心村的防疫工作已经扎实开展。他以村为家,每天早上5点半就到村里,查看每一个卡点后,就开始入户宣传疫情防控,教导老百姓正确戴口罩、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品、帮助群众打扫卫生、疏散聚集人群。在安排好中心村的工作后,他又紧锣密鼓地到其他各村巡查监督。“宝宝今天又没有等到爸爸回家。”爱人在微信中这样说道。“张书记每次入户都是步行,我跟他说坐巡逻车,这样不累,但他说只有步行才能看到效果。”中心村党总支书记殷永柏这样说。

板桥镇政府现有90后13人,其中8人家住外地,春节期间全部回到工作岗位,无一请假。17年前SARS蔓延,父辈们守护我们平安度过,17年后的今天我们早已成年,这次,换我们守护你们吧。

他们,是守护乡村的战“疫”行者

“同志请停车,请出示一下你的身份证。”2月4日下午1时许,板桥中心医院公卫办主任郑勇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拿着温度计,拦下刚刚下高速的一辆车。据悉,自1月25日至今,郑勇日夜坚守在宁洛高速小岗村出口处,检测所有车辆上人员体温,并核实外地车辆人员信息,严守凤阳“东大门”。与此同时,在水平村,村医许如杰在走访完返乡人员回到卫生室后,又来到村民家中宣讲防疫知识。“不要出门啊,如果有急事要出去,就记得一定要戴好口罩。”他反复叮嘱道。疫情在前,村医向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后,板桥镇所有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我们是乡村医生,我们是党员,我们必须冲在前面,打好农村抗疫‘阻击战’。”板桥镇中心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杨超说道。

希望同行,捐款捐物保驾护航

“现在没法出门买东西,我也没什么能帮上忙的,就给你们送点钱买些需要的东西。”二铺社区党员杨跃先将一千元钱交到村书记手上;“我就搞到了10瓶消毒液和这一箱奶茶,我再想想办法多买点消毒液再送来。”二铺社区入党积极分子曹府羞涩地说道;“我们在外地的党员没法回去直接支援一线防疫工作,给社区捐点钱,买点实用的物品”,在外党员纷纷在党员群里发来了红包。“目前收到了全村党员捐款捐物约6000元,我们一定会把这笔钱用好,为防疫人员保驾护航。”二铺社区组织委员查云云说道。

在板桥镇,像二铺社区党员们这样捐钱捐物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面对疫情,这一份份爱心也汇聚成一股暖流,为当前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疫”行有你,我们更暖心

“书记,我们家米油没有了,可以上街买吗?”“要买多少,什么牌子的,发给我,我安排人给你去买。”这是古城村党支部书记沈思龙与一名武汉返乡人员的对话。

这个春节,沈思龙格外忙碌。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按照镇党委部署,组织村干部下沉网格,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逐人逐户摸排登记重点人员,耐心劝导4户12人武汉返乡人员居家隔离。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古城村情况稳定,村民安心。

居家隔离的4户虽然吃喝不愁,数日下来,却面临生活必需品紧缺等现实问题。沈思龙每日上门随访,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困难,还发动村内党员化身“红色快递员”,只要隔离人员一发出需求,他们就立刻响应,主动代买,送货上门。与此同时,他还安排村组干部定期上门清理居家隔离产生的垃圾,既保证了隔离人员家庭的环境卫生,也减少其外出几率和影响。“我们党员要带头发挥作用,既要把疫情防控好,也要把群众尤其是隔离的群众服务好,让他们在防疫期间更加安心。”沈思龙表示。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没有一个难关不可战胜,没有一个美好不会如期。相信在板桥镇所有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抗击疫情,必获成功!(吴倩玉)



编辑:郑孝荣
返回
上一篇: 临淮关镇太平社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宣传
下一篇: 官塘镇:群众不出门,米面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