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员干部“迎难而上、见‘疫’勇为”,他们坚持以“勇气”为剑,持“责任”战斗,用行动捍卫党员的初心使命。
“我请求上一线”
耿阳,90后,乡扶贫工作站站长,中共党员,自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乡村防控工作异常繁忙,他忙宣传、忙摸排、忙管控、忙消杀,连续作战近20天。在公务车辆短缺的情况下,主动申请驾驶私家车到乡镇转运疫情保障物资,消毒水、口罩、宣传材料……一件件,一次次奔波在县乡之间。“需要的多、缺口大”,注定了每次物资配送都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活,从清点数量、制作清单、做好分配经常要花上四个小时。当他得知凤五路大新段卡口,由于处于黄湾和板桥交界,车流量相对大,人员流动性强,疫情防控卡点人手不足时,他主动申请加入一线,增强卡点值守力度,联合乡村干部把好黄湾“南大门”。起初部分群众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对于他们的工作并不理解,认为是小题大做了。“刚开始乡镇对道路进行管控,不让人员车辆随意进出,大家都不太理解,觉得没有必要,也曾埋怨过、争吵过,但后来政策宣传到位,知道管控措施,也就越来越支持我们的工作了。”耿阳说。
“孩子没事了,我们继续排查“
詹步园,90后,中共党员,副乡长候选人。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家住明光市的他吃住在乡,默默坚守着疫情防控一线。
凤五路大兴段地处黄湾和板桥交界,车流量大,人员流动性强,卡点严格按照“一断三不断”的要求,24小时值守,对通行车辆人员进行测温、消毒、登记……这个卡点很重要,是黄湾乡的“南大门”只有把好它,严格控制人员流动,才能更好地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据了解,小詹家中有两个孩子,大的三岁,小的一岁。孩子原本由家中老人代其照顾,但疫情的突发老人被困在贵阳无法返回,妻子在明光市古沛镇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家中两个孩子只能放在朋友家里让帮忙照看,妻子每晚下班再接回家。2月4日晚,1岁的小孩不小心吃下十几片高血压药,被送到医院进行洗胃,医生建议住院观察一星期,小詹得知后,在孩子住院第二天晚上,抽空回去探望了下孩子,得知孩子已经没事了,第二天早晨就急匆匆返回了疫情防控一线,当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多请几天假陪陪孩子时,他说“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面对疫情,这是我们的责任,党员更应该坚守岗位”。
从“主动请缨”到“逆风前行”,从舍小家到保大家,展现了乡村干部“疫”战到底的坚定决心。正是因为有着这些防控人员的尽职尽责,我们的防疫工作才得以稳步扎实推进。战“疫”还在继续,防疫“战士”仍在坚守阵地,疫情不除,绝不收兵。(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