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时评

“一元公交”行百公里,民生大账岂是金钱能算?

发布时间:2025-11-10 08:25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一趟全程116公里、途经30多个站点的公交车,票价仅需1元钱——近日,安徽淮北濉溪县的639路公交引发热议,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最强性价比公交”。

据报道,这条超长公交线路单程运行时间约150分钟,冬季运营时间为每天6:00至16:00,从濉溪中医院站开往陈集场站,服务着濉溪县城乡接合部及周边多个乡镇居民的日常出行。

这趟“一元公交”看似平凡,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民生分量。它不像那些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工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公共服务无远近”。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可能有人会问:100多公里只收一元钱,这符合经济规律吗?确实,如果算经济账,这绝对是一笔“亏本买卖”。但公共服务的价值,从来不能只用金钱来衡量。因为这趟穿行于城乡之间的公交车,每天默默承载着沿线群众通勤、赶集、就医等多样的民生需求,把城市和乡村紧紧连接在一起,让公共服务的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我家是濉溪的,工作在怀远,当时国庆买不到票,就坐的这趟公交。”一位网友的留言,道出了这趟公交车在民间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这趟公交车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是连接城乡的纽带、温暖民心的桥梁。

更值得关注的是,639路公交还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了普通车、空调车和快车三种车型,票价也从1元到8元不等,这种精细化的服务设计,更体现了公共服务的用心——既保障基础,又提供选择,让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其实,在安徽这样致力于创新公共服务模式的案例并不少见。在蚌埠,公交集团利用退役公交车改造便民驿站,将公共交通资源与市民购物需求深度融合;在合肥、芜湖,新投入的纯电公交注重低地板人性化设计,方便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出行。这些创新实践共同诠释着公共服务的本质:以人为本,服务民生。

当前,我国正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发展是关键一环。“最强性价比公交”的运营,启示我们公共服务不应只看经济效益,更要算民生大账。这也昭示着,真正的民生工程,是那些能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事,是那些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善治。像濉溪这趟行程100多公里的“一元公交”,无疑为城乡之间要素流动、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更为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共同发展提供了微观基础。因为每一个站点的停靠,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段行程,都彰显着公共服务为民造福的初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元公交看似微小,却是公共服务回归本真的体现,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注解。期待有更多地方在民生领域用心用情用力,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安在线 刘纯银)

编辑: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云端“小直播”,基层“大治理”